初次听说CMMI等级,理解起来有点复杂,本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助您快速理解CMMI各个等级的差别。
小明初一的时候老贪玩,学习一塌糊涂(CMMI1级,混沌状态)。
从初二开始老妈决定要亲自管管小明。她听从邻居魏老师的建议,从三毛最差的数学开始抓起,亲自给三毛制定早预习、晚复习的学习方法,并进行监督。过了3个月,小明的数学成绩竟然上来了(达到CMMI2级-已管理级)。
小明妈很高兴,顺势把这种方法也应用到所有的学科上去,并亲自监督。到初二期末的时候,小明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(达到CMMI3级-已定义级,标准过程在企业内共享)。
但是,小明妈还有点担忧,怕小明考不上市里的重点高中。她打听了,重点高中的分数线在600分以上。为此小明妈把小明这几年的考试成绩做了一个统计,发现小明的水平大概在400-500分之间(建立了能力基线)。邻居魏老师这时又给她支了一招,让她改进小明的学习方法,并帮着小明妈把小明的历史数据分析了一下,发现小明每多花30分钟的预习时间,总成绩能提高50分(建立了性能预测模型)。小明妈这回来劲了,每天督促小明多花30分钟预习。上天不负有心人,到初三期中的时候,小明几次考试的成绩上升到490-570分之间(达到CMMI4级-量化管理级)。
小明妈看重点中学有望,又求魏老师做了几次历史数据的分析,发现小明在复习的方法上还可以改进,同时把预习和复习的时间在各科做了更合理的分配。结果在初三毕业时小明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都在590-650分之间。最后小明以630分考上重点高中(达到CMMI5级,持续改进级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