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![]() ITSS概念 ITSS(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,信息技术服务标准,简称ITSS)是一套成体系和综合配套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库,全面规范了IT服务产品及其组成要素,用于指导实施标准化和可信赖的IT服务。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联合指导下工作,ITSS标准体系是我国IT服务行业最佳实践的总结和提升,也是我国从事IT服务研发、供应、推广和应用等各类组织自主创新成果的固化。 ITSS体系框架ITSS3.1体系的提出主要从产业发展、服务管控、业务形态、实现方式和行业应用等几个方面考虑,分为基础标准、服务管控标准、服务外包标准、业务标准、安全标准、行业应用标准6大类。ITSS全景图如下:1、基础标准旨在阐述信息技术服务的业务分类和服务原理、服务质量评价方法、服务人员能力要求等; 2、服务管控标准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服务的治理、管理和监理活动,以确保信息技术服务的经济有效; 3、业务标准按业务类型分为面向IT的服务标准(咨询设计标准、集成实施标准和运行维护标准)和IT驱动的服务标准(服务运营标准),按标准编写目的分为通用要求、服务规范和实施指南,其中通用要求是对各业务类型的基本能力要素的要求,服务规范是对服务内容和行为的规范,实施指南是对服务的落地指导; 4、服务外包标准是对信息技术服务采用外包方式时的通用要求及规范; 5、服务安全标准重点规定事前预防、事中控制、事后审计服务安全以及整个过程的持续改进,并提出组织的服务安全治理规范,以确保服务安全可控; 6、行业应用标准是对各行业进行定制化应用落地的实施指南。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是动态发展的,与信息技术服务相关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紧密相关,同时也与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和定位紧密相关。 ITSS供需方ITSS既是一套成体系的标准库,又是一套指导IT服务选择和供应的方法学。我国境内需要IT服务、提供IT服务或从事IT服务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的单位或个人都需要ITSS,包括: 行业主管部门: 用于规范和引导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。 IT服务需方: 主要用于实施标准化的IT服务,或选择合格的IT服务提供商。这样的需方主要包括: 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信息中心; 金融、电信、电力、石化等全国性或区域性行业企业的IT部门; 全国各省市的各类大中型企业的IT部门; 其它有IT服务需求的组织。 IT服务供方: 主要用于提供标准化的IT服务,提升服务质量并确保服务可信赖。这样的供方主要包括: 以IT咨询为主营业务的企业; 以设计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; 以信息系统集成为主营业务的企业; 以数据处理和运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; 其它提供IT服务的组织。 高校和科研院所: 用于指导IT服务相关的理论研究、技术研发和学科设置。 个人: 主要通过研究和学习ITSS,全面理解和掌握IT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化知识,以及实施IT服务的方法,从而提升个人技能。 ITSS认证意义使用ITSS,对IT服务供需双方来讲,将带来以下潜在收益: 对IT服务需方: 提升IT服务质量:通过量化和监控最终用户满意度,IT服务需方可以更好地控制和提升用户满意度,从而有助于全面提升服务质量。 优化IT服务成本:不可预测的支出往往导致服务成本频繁变动,同时也意味着难以持续控制并降低IT服务成本,通过使用ITSS,将有助于量化服务成本,从而达到优化成本的目的。 强化IT服务效能:通过ITSS实施标准化的IT服务,有助于更合理地分配和使用IT服务,让所采购的IT服务能够得到最充分、最合理的使用。 降低IT服务风险:通过ITSS实施标准化的IT服务,也就意味着更稳定、更可靠的IT服务,降低业务中断风险,并可以有效避免被单一IT服务厂商绑定。 对IT服务供方: 提升IT服务质量:IT服务供需双方基于同一标准衡量IT服务质量,可使IT服务供方一方面通过ITSS来提升IT服务质量,另一方面可使提升的IT服务质量被IT服务需方认可,直接转换为经济效益。 优化IT服务成本:ITSS使IT服务供方可以将多项IT服务成本从企业内成本转换成社会成本,比如初级IT服务工程师培养、客户IT服务教育等。这种转变一方面直接降低了IT服务供方的成本,另一方面为IT服务供方的业务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。 强化IT服务效能:服务标准化是服务产品化的前提,服务产品化是服务产业化的前提。ITSS让IT服务供方实现IT服务的规模化成为可能。 降低IT服务风险:通过依据ITSS引入监理、服务质量评价等第三方服务,可降低IT服务项目实施风险;部分IT服务成本从企业内转换到企业外,可降低IT服务企业运营风险。 政策补贴:2万-30万。
|